10月19日,在乌镇举行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音乐老师在展示基于5G技术的远程互动音乐教学。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智慧教育作为5G新应用,将升级传统远程教育,真正破解教育资源不均衡
●除了打造VR智慧教室,还在探索让人工智能介入到教育领域
●四川有条件推动5G与教育行业深度融合,率先在国内推出AI教师
10月10日,成都电信新华营业厅,曾平接过了电信云VR 一体机,成为全国第一位云VR用户。“现阶段的云VR,主要用于影音娱乐。这只是前期试水,后期的应用前景更广阔,比如智慧教育。”成都电信相关负责人说。
开发5G产业链上的智慧教育,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设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其负责人曾达表示:“只是全国的中小学,市场规模也在千亿元左右。”目前正在与曾达合作的成都高新区益州小学信息中心副主任高亚祎表示:“希望智慧教育能够真正破解教育资源不均衡。”□本报记者 唐泽文
【热现场】
利用5G技术的智慧教育
当下是增加沉浸感和互动性
未来要让AI虚拟教师成主角
去年,一篇名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让成都七中成为焦点。七中老师的讲课实况可分享到千里之外的边远地区教室,网课直播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部分高中学生命运。
在技术派看来,“和真实现场上课相比,传统网课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沉浸感’和‘互动性’。”曾达说。高亚祎也持相同观点,“尤其是实时互动性。老师不能与学生现场互动,就和看录像视频没有多大区别,因材施教就体现不出来,这是远程教育最大的短板。”
利用5G技术的智慧教育,就可以对传统远程教育升级,接近老师真实在场讲授状况。两个月前,曾达的团队就在深圳龙岗做过这样一堂课:深圳和北京的两位老师,通过5G全息投影技术为25名学生上了一节《彩虹的秘密》公开课。两位老师相距数千公里,同时出现在一个课堂,以1:1的真人形象授课。北京、深圳、贵阳的7名专家还坐在一张圆桌上,进行课后点评。
这样的远程教育,具备了“沉浸感”和“互动性”——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就在身边,老师能够观察到每一个学生上课时的神情和反馈。“甚至老师向开小差的学生扔粉笔头,都能全息投影出来。”曾达说。
全息投影成本较高,益州小学目前是采用VR头盔的形式,打造VR智慧教室。“估计明年内能够投入使用。”高亚祎说。
网课的“沉浸感”和“互动性”还只是第一步,还要让人工智能介入到这个领域来,才能扩大智慧课堂的“智慧度”和覆盖面。
“1个老师可以与50个学生课堂互动,但要和500个、5000个学生课堂互动,是不现实的。”中科院在成都新设了新一代信息科技战略研究中心,其执行主任唐川说,从长远看,AI虚拟教师将成为智慧课堂的主角,“类似现在有些媒体推出的AI主播,AI教师将拥有名师的形象、声音,乃至教学思路。对学生的现场反馈,也能够通过AI技术识别,经5G网络传输并计算之后给出相应的反应。”
Copyright © 2012-2021(www.zuescoin.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万站群
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素材、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本站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切勿做为商业目的使用。
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